定義
區別
1、受力機理
1)土釘是被動受力,即土體發生一定變形后,土釘才受力,從而阻止土體的繼續變形;
2)錨桿是主動受力,即通過對錨桿時間預應力,在基坑未開挖前就限制土體發生過大變形;
2、受力范圍
1)土釘是全長受力,不過受力方向分為兩部分,潛在滑裂面把土釘分為兩部分,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潛在滑裂面方向,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潛在滑裂面方向;
2)錨桿則是前半部分為自由端,后半部分為受力段,所以有時候在錨桿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漿。
以上說法說的是非預應力錨桿與預應力錨桿(索)的區別。
3、二者的本質區別在于工作機理的不同
土釘是一種土體加筋技術,以密集排列的加筋體作為土體補強手段,提高被加固土體的強度與自穩能力;
錨桿是一種錨固技術,通過拉力桿將表層不穩定巖土體的荷載傳遞至巖土體深部穩定位置,從而實現被加固巖土體的穩定。
當土體發生一定變形后,土釘隨著這個變形而提供抗力,這時受力特性和錨桿一樣。只是它是全長受力?;颐嫠殖傻膬啥问芰Ψ较蚴且粯拥?,均為指向坡內。而錨桿在預應力的作用下,主動受力,始終是對坡體提供指向坡內的抗力,隨著預應力的損失和坡體變形的停止,退化為土釘。
因為有些地方的理解不同,土釘墻的土釘如果命名為“土釘”,按預算定額單價是很低很低的,所以我和一些同行趨向于把它命名為非預應力土層錨桿。這也是一個不得不注意的問題。